导航

位置: 社会工作师 > 备考资料 > 法规与政策 >

2019年社工师法规与政策第四章: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的法规与政策

来源: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网 2018-12-11

找社工考友交流加群:849975304 | 社工考试干货加微信“sgzpks"

报考指导 | 社工实务 | 社工综合能力 | 法规与政策 | 考试题库

2019年社工师报考常见问题 | 社工新手指导 | 网课提前学

第四节 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的法规与政策

一、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方式方法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他残疾。

法律依据

-- 200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计划纲要》

一、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一)康复权

----国家和社会采取康复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教育权

----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

(三)劳动权

----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

(四)精神文化生活权

---- 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五)社会福利权

----国家和社会采取扶助、救济和其他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

(六)环境友好权

----国家和社会逐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采取无障碍措施

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方式方法

(一)加强立法,完善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二)加强残疾人权益的法制宣传工作

(三)强化执法监督检查,用法律手段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四)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相关推荐:

2018社会工作师中级法规与政策试题模拟汇总

2018年社会工作师《中级法规与政策》新考纲解析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