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校保护
实施素质教育
关爱与尊重
开展成长教育
确保健康与安全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实施专门教育
3、社会保护
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维护受教育权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产品
预防网瘾
提供安全的消费和娱乐产品
净化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
为未成年人实施特殊的劳动保护
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
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与生命安全
4、司法保护——法律手段保护
及时审理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
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
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依法强化父母或监护人的监护与抚养责任
审理案件应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人格尊严,专门机构人员办理
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
(三)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犯罪的预防和矫治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2.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3.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严重不良行为: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矫治:监护人严加管教;工读学校
4.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
不满18岁不公开审理和报道
未成年人和成年分别关押、管理、教育
发展法制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进行社会帮教和权利维护
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责任
有关各方的责任:监护人责任;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责任;出版者责任;销售者责任;传播者责任;营业性场所责任;教唆、胁迫、引诱者责任
(四)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与安置
1.孤儿安置,拓展渠道(亲属抚养、机构养育、家庭寄养、依法收养)
2.孤儿基本权益保障(基本生活、医疗、教育、就业、住房)
3.加强儿童福利机构设施,提高专业保障水平
4.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
四、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了解]:
(一)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1、康复权
康复总体方针
康复机构建设
康复活动开展
康复人才培养
康复器械提供
2、教育
义务教育与特殊资助
以特性施教
残疾人教育机构建设
残疾人普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