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位置: 社会工作师 > 备考资料 > 中级综合能力 >

2020年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第4章第2节

来源: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网 2019-11-19

【导语】:2020年社会工作师考试就要来了,开始复习到社会工作师中级综合能力的小伙伴们,先来了解一下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

进入中公社会工作师考试网>>
社工考试公告 社工行业新闻 考试教材
社工每日一练 章节复习知识点 19年试题
加入社工考试交流群:433489322 | 官方微信 sgzpks

一、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史:

《精神分析导论》

《自我与本我》

1. 从人类的性欲原欲本能阐述人类心灵的运作;

2. 提出潜意识是个人行为的决定因素、人格结构的组成一级个人发展阶段等主要理论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意识层次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无)意识三个层次。意识即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前意识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潜意识(无意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核心观点是,人的任何精神活动都是存在其根源的,并非出于偶然。根源就是潜意识,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因此要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就必须探寻潜意识的意义。方法是通过解释梦与自由联想,在人无意识的表达中发现潜意识的意义,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1.本我

本我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它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它不会随时间与经验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2.自我

自我是本我由经验中发展出来的,包括意识和前意识,所以自我具有管理人格体系的能力,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的欲望以及超我与外界的要求。

3.超我

超我由自我发展而来,包括意识和前意识,也包含部分潜意识。超我包括两个层面:良心和理想。当合乎超我的要求时,个人感到骄傲与自尊,反之则感到罪恶与羞耻。超我关系到社会制度、规范及社会现状的维系。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如果能够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这样个人就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愉快地工作。当人格失调时,人的活动就会出现问题。面对问题,弗洛伊德理论则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弗洛伊德认为通过强化自我,使之更加独立于超我,扩展它的知觉领域,提高组织能力,使它能占有新的本我部分。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与服务对象一起讨论本我欲求,检视出不和谐的状态部分,使服务对象能够觉察到。

(三)焦虑与防卫机制

焦虑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当个人的本我欲望违反超我的原则时,自我就发出警告,内部出现无法接受的冲突。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包括害怕失去所爱,害怕失去所爱之人对自己的爱,害怕惩罚。

防卫机制是自我为了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所采取的方法,包括阻挠或掩饰不被允许的或不被赞同的欲望以减少内心冲突。防卫机制是一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包括正向和负向的。对攻击者的认同被心理动力学派视为非常重要的心理防卫机制,不仅是在儿童时期对父母亲的感受,在个人面对握有实质权力的另一方时也会发生。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