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位置: 社会工作师 > 备考资料 > 初级综合能力 >

【原创】2021社工师初级综合能力考点: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

来源: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2021-07-08

1.直接治疗技巧

直接治疗技巧可以分为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不注重服务对象的感受和想法,服务对象仅被动接受服务。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比较注重服务对象的感受和想法,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沟通。

表2-1-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直接治疗技巧

类型 具体技巧
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支持:社会工作者运用了解、接纳和同感等方式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
并认可和肯定服务对象
直接影响: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
探索-描述-宣泄: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描述困扰的机会和宣泄情绪的机会,
以便减轻服务对象内心的冲突,改善服务对象的不良行为
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现实情况反思: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对自身的实际状况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
心理动力反思: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正确了解和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
人格发展反思: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往的经历、
调整自己人格的技巧

2.间接治疗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将社会工作的介入焦点放在了服务对象与环境的适应程度。因此,间接治疗技巧介入的是外部的环境。常用的辅导技巧包括:维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和现实反思等,其基本内容与直接介入的辅导技巧相同。

间接治疗技巧的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等。

(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根据服务介人的目标,可以把心理社会

治疗模式的服务介人分为五个层面:

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

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

减轻服务对象的焦虑和不安。

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

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

3.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综合的诊断方式如下:

心理动态诊断:对服务对象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估

缘由诊断:对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

分类诊断: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心理、生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出判断

复制成功